泛亚电竞泛亚电竞泛亚电竞随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扎实推进,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作为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单位、中央电化教育馆第三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首批完成全国职业教育智慧大脑院校中台数据对接,入选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试点十大创新案例。同时,作为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首批入驻学校,学校正积极参与智慧教育平台虚拟仿真中心板块的建设,并通过牵头建设全省职教产业发展供需数据平台、打造智慧校园平台、建设数字实训基地、开展数字教育活动,坚持数智赋能、融合创新,推动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激发职业教育新动能。
学校将“拓展应用场景、加强平台资源应用”列为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工作,坚持结合学校实际将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创新应用于“中高职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员线上教学、优质教学资源的供给、培育新型教学团队、数字化课程的开发与评价”六大场景,为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插上腾飞之翼。
巧用场景推平台,开展教学模式改革。学校从共享优质资源入手,逐步启动18所合作中职学校的数字化转型工作,助力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学团队和课程建设,提升中职学校的教学水平。学校组织优秀教师为中职段学生开展线上教学,在智慧教育平台指定若干门课程作为辅助教学资源;推荐专业教师担任中职学校兼职专业负责人和课程负责人,建设一体化教学团队,共建一体化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教材;向合作中职学校开放学校教学质量平台,开发用于网络教研的教学信息化实践共同体项目。
为解决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学校进行了系列改革。学徒在校期间,企业课程由企业方教师通过线上平台开展教学;在企业期间,校方课程由校方教师通过线上平台开展教学。为了解决学徒在岗期间教学时间不统一的问题,学校录制部分课程的教学视频,供学生自主选择时间学习。校企共同选定智慧教育平台相关课程作为学徒班教学的辅助资源,共建学徒班的专业核心课程。
借助资源提质量,保障线上教学质量。学校及时制定线上教学的工作预案,印发《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课程数字教学资源建设与线上教学管理办法》,分层次、专业开展线上教学。全校课程在职教云、超星等主流线上教学平台实施“一课一码一账号”管理,课程负责人带领团队成员共建共享本门课程的线上教学资源和教学数据。
为了及时动态更新数字课程教学资源泛亚电竞,学校制定并实施了《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课程数字教学资源建设与线上教学管理办法》,将数字教学资源列为学校课程质量评级的诊断点,每学年开展周期诊改。学校还加大数字资源的开发与引进力度,参与南昌市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示范基地建设,开发导游、酒店管理等多个专业的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围绕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有计划地开发校本数字教学资源,专业主干课程绑定智慧教育平台精品课程,积极吸收和引进平台优质资源。
深化应用促提升,促进“三教”改革。学校坚持培育新型教学团队,全程引进智慧教育平台精品课程,让新进的青年教师担任辅讲,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课程负责人线上主讲,青年教师线下辅讲,增强课程教学团队凝聚力;高职优秀教师线上主讲,合作中职学校教师辅讲,培育中高职混合式教学团队;对部分课程实施模块化教学,由学校、企业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培育“双师型”教学团队;加强教师数字化能力培训,设立线上师资培训课堂,不断提升教学能力。
学校对课程建设实施全程线上管理,将线上课程资源作为质量评价的核心指标,建立校、省、国家三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管理机制,并参考智慧教育平台课程遴选标准设置学校数字化课程评价指标,大力培育符合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引进要求的后备课程群体。
为积极发挥行业优势,学校承建的“江西省职业教育——产业发展人才供需数据平台”于2022年12月正式上线,建成了集产业链优势、产业人才需求分析、学校专业与产业岗位需求精准对接于一体的信息化平台。平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数据资源,深度挖掘分析人才发展趋势,动态呈现人才供需特征,理清人才链和专业链之间的内部数据逻辑,为职业院校的专业(群)建设发展提供数据分析、数据决策依据。
深度洞察行业人才供需趋势。平台通过对数据的预处理、建模,并采取统计、钻取、分析和挖掘的方法,分析数据内在关系,最后形成专业供需、薪资、综合指数等可视化分析图表,清晰地呈现行业人才供需趋势。
实时展示重大数据演变特征。平台定期自动更新人才供需指数、薪资指数、综合指数等数据分析结果,实时展示重要数据指标发生的重大演变,真正实现持续收集、持续分析、智能辅助决策、动态调整专业定位,方便学校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方案。
扎实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平台通过采集产业发展历史和现状、人才需求情况等数据,研制全省职业教育产教对接谱系图,指导学校优化专业布局,引领企业了解行业人才供给侧结构,扎实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有效搭建就业数字服务平台。平台通过自动采集企业岗位人才资格标准、薪资水平、岗位发展及人才现状等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帮助学生建立合理预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实现高质量就业,提升学校社会服务的数字化水平。
学校将进一步助力江西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不断完善和优化平台,编制并适时调整急需紧缺职业(岗位)目录,健全专业布局动态调整机制,科学合理设置专业,形成产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设置联动的调控机制,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升职业教育专业分布与江西省地区经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
为解决旅游管理专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三高三难”问题,学校坚持以社会、市场和行业需求为导向,深入挖掘旅游管理专业的典型工作场景和典型工作岗位,融合校企多方资源,探索建立院校主导、企业协同、各具特色的实训课程体系,用新思路、新机制、新模式设计虚拟仿真实训课程。经过两年的项目建设,学校导游专业入选国家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
梳理导游职业岗位实训学习场。基于学习场理论,学校针对传统导游专业实训教学环节中“看不见、进不去、动不得、难再现”的问题现状,借助虚拟仿真实训技术,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为基本内容泛亚电竞,建立“校企合一,全程共育,分段实施”的职业岗位学习场域,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动态,有效解决实训过程中难以还原真实工作场景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及岗位适应能力。
搭建导游工作全过程实训体系。针对目前虚拟仿真实训技术教学应用存在的“实训操作场景单一化”“课程任务实训体验单一化”等问题,学校创新运用职业岗位学习场理论和典型工作环节方式,创建导游专业典型工作环节全过程实训体系。借助虚拟仿真实训技术,学生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能够模拟实际导游工作的全过程,形成导游工作全过程、全方位实训体系,促进学生专业知识与工作能力的提高。
开发地方特色虚拟仿真实训课程资源。根据行业调研的实际情况,学校立足江西的文化积淀和旅游资源特色,结合导游专业知识体系内容,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呈现南昌、井冈山、景德镇等地的实景,开发出景点讲解服务、全陪导游应急处理、地陪导游沿途讲解等具有江西旅游资源特色的课程资源,课程开发原创和定制化程度高。
融入导游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元素。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为学生创造了观察性学习非遗文化传承讲解、八一精神红色文化宣讲等虚拟实践教学环境。学校将课程思政元素开发成虚拟仿真实训课程资源,师生通过交互式和沉浸式互动完成相关实训项目的练习,助力文旅融合,提高了学生的专注度、学习理解能力及实践能力,强化了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创立导游专业多人协同VR实训模式。学校立足导游工作全过程实训体系框架,创立多人协同实训模式。课程采用小组模式开展实训教学,学生担任不同角色进入实训环节,团队协作共同完成课堂实训任务,以此提高学生实训课程参与度,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为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学校围绕“智慧决策、智慧学习、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生活”目标,加强与中国移动等头部企业合作,通过建设基础数据平台、整合业务系统、服务应用碎片化、智能化教学空间、教学云平台升级改造,全面建设数字旅商移动校园,打造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
夯实校园网基础建设。学校基础网络目前已实现万兆主干到楼宇、千兆到桌面、万兆核心双冗余,校园网出口总带宽34G,建成支撑IPv4/IPv6大规模接入的网络,为师生提供了更加快速稳定、安全便捷、可控可管的校园网络体验。学校持续投入数百万元用于完善数据中心、教务、人事、学工等核心业务系统升级建设,建成基于教、学、研、生活、服务、决策6个中心的全局共享数字资源中心。硬件方面建设190余台虚拟化服务资源,软硬件基础建设扎实,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提升数字化管理能力。学校坚持“一体建设、应用为王、数据支撑、服务至上、常态运行”,进一步提升数字化管理能力。一体化的数字化校园解决方案从源头上解决了数据采集、数据治理、“信息孤岛”、应用互联互通等问题;打造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和服务平台,建设一体化基础平台,实现教育教学和管理的精细化、个性化与智能化;依托校情大数据分析和应用,学校从管理向治理转变,建设“学校画像”“教师画像”“学生画像”等数据互通应用,建成具有“旅商特色”的数字化校园平台,不断提升数字化应用和管理能力。
加强校本智慧大脑建设。2022年4月,学校被纳入首批全国职业教育智慧大脑院校中台数据对接建设名单,如期完成对接工作及数据要求的上报,同时在校内平台拓展建设了智慧大脑标准数据库、校内智慧大脑综合大屏等,为教育管理提供更多数据分析与决策服务。学校与头部企业深度共建,整合校企双方优质资源,在基于5G与VR技术的智慧校园建设、5G应用创新等领域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共同推动“5G+”技术在教育研究领域的应用。
未来,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将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丰富资源供给、改革评价方式、优化教育治理等路径进一步优化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重构智慧教育发展生态,在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的时代进程中实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续写新篇章。